精研學科素養(yǎng) 勵志課堂改革
——沙市中學召開"新課堂"研討第一輪教學反思總結會
作者/來源: 林智 發(fā)表: 2020-10-29 00:43:16 瀏覽: 14326 次
新課堂研討第一輪教學總結
各學科教研組長參加會議
熊禮才校長發(fā)言
教務處肖述友主任發(fā)言 10月26日下午,針對開學以來各學科開展的“新課堂”第一輪教學研討情況,我校召開了教研組長總結反思大會。熊禮才校長、教務處主任及全體教研組長參加了此次會議。會議由教務處副主任孫石毅主持。
教務處肖述友主任首先對本輪“新課堂”教學研討情況作了全面而細致地點評。他認為本輪教研活動較圓滿完成了初期任務,每位老師都在思考核心素養(yǎng)落地之策,開始更新觀念、嘗試改進教法,課堂亮點很多:一是授課教師代表面廣,各層面教師代表均有,基本實現(xiàn)預期設想;二是授課教師重視度高,每位授課教師準備充分,多次磨課修改,反復研究推敲,思考有深度;三是錄課環(huán)節(jié)參與面齊,教研組全體成員到位率高,基本是全員參與;四是圍繞新教材、新課標和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要求,課堂上呈現(xiàn)出一些“認知沖突”,并就“沖突”作了新嘗試;五是關注了“學生主體地位”,教學設計注重學生主體地位,分設更多學生活動,關注了學生交流和評價;六是注重課堂教學中“問題設計”,圍繞課堂主題增設“問題串”,圍繞學生思維增加“臺階式活動”。
同時,肖述友主任還就本輪研討活動暴露出的問題,提出幾點建議:一是研討活動“主題”創(chuàng)設應更明確,教研組應提前確定每月研討主題,圍繞確定的主題開展集中研討,指定人員交流展示;二是研討活動“研討性”應更加強,磨課環(huán)節(jié)必須體現(xiàn)教研組的整體性,群策群力,集中研討;三是研討活動“主線”應更抓牢,課堂研討必須緊扣“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落地之策”、“新教材有效實施之策”、“課堂教學結構優(yōu)化之策”、“教學理念更新之策”,要牢牢抓住研討課的“示范性”和“可推廣性”;四是研討活動“學生主體地位”應更強化,學生的自主探究、自我發(fā)現(xiàn)、獨立思考、自主構建、自我評價、合作探究等諸多要素應體現(xiàn)更充分;五是研討活動“目標”應更清晰,即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的課堂實操策略、與新舊教材變化相適應的課堂教學范式、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建構與實施方法;六是研討活動“選題”應更精細,課堂研討選題應具代表性和針對性,緊扣學情而不能脫離課堂實際。
肖述友主任針對即將開始的二輪教學研討活動,向各學科教研組長表達殷切期望,希望各學科教研組能夠進一步加強活動組織,嚴格執(zhí)行研討流程,按時保質(zhì)完成教學研討任務,早日摸索出適應新高考新教材的課堂教學新模式。
熊禮才校長全程參與了各學科教研組第一輪教研活動,就第一輪課堂研討情況,熊校長提出了幾點啟示:一是各學科教研組要認真研讀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,吃透內(nèi)涵;二是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必須借助常規(guī)課堂的轉(zhuǎn)型實現(xiàn)真正落地,各教研組要把學科專家的解讀、個人的學習探究轉(zhuǎn)化為教學形態(tài),積極探索課堂呈現(xiàn)模式;三是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需要調(diào)動全組力量,群策群力,必須集全組智慧,共同研討;四是新課堂是對舊課堂的“揚棄”,而不是“另起爐灶”,需要多關注學生參與程度,優(yōu)化參與形式、參與策略;五是學生必須成為新課堂的主人,新課堂教學必須更加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、自主構建、自我生成;六是新課堂建構必須應加教師強理論學習,提高認知深度,創(chuàng)新教學模式。
同時,熊校長針對下一輪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也提出幾點建議:一是研討活動必須體現(xiàn)教研組的“主導性”,讓其成為教研組工作的“支點”和“抓手”;二是研討活動必須體現(xiàn)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的課堂“落地”,務實有效;三是研討活動必須體現(xiàn)課堂主線意識,課堂主線要清晰,脈絡要簡明;四是研討活動要體現(xiàn)課堂學生的“主體”地位,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“主人”,發(fā)展思維、提升能力。
本次教學研討反思總結會議,為下一階段教學研討活動明確了方向。相信,全體教師勠力同心,我校定能在新高考之路上披荊斬棘,奮勇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