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市中學報(54-1)
發(fā)表: 2010-08-02 23:58:30 瀏覽: 8195 次
揚帆奮進鑄輝煌
鄧北平
一年一度春風勁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,我謹代表校黨委、校行政,向全校
師生員工及其家屬,向離退休老同志,向海內外校友,向所有關心支持湖北省沙市中學的各級領導和社
會各界人士,致以新年的祝賀!
握手辭行的2005年,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,全校師生員工以改革為動力,以發(fā)展為目標,
團結拼搏,奮發(fā)進取,不斷開創(chuàng)新局面,取得新成績,各方面都呈現出良好的發(fā)展勢頭。學校勝利召開
了第五屆七次教職員工代表大會,提出了牢固樹立科學發(fā)展觀、全面推進建設發(fā)展、為建設全國知名高
水平中學而奮斗的發(fā)展戰(zhàn)略和目標。
回首過去的一年,我們欣慰自豪;展望未來的光輝前景,我們信心滿懷。面對這個千帆競渡、百舸
爭流的時代,抓住機遇,迎難而上,是我們惟一的、必然的選擇。在新的一年里,我們將一心一意謀發(fā)
展,扎扎實實抓落實,圍繞既定的辦學目標,科學規(guī)劃學校的事業(yè)發(fā)展、人才培養(yǎng)和校園建設;進一步
推動教育教學改革,不斷提高人才培養(yǎng)質量,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和社會服務能力;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
與合作;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,積極營造優(yōu)良的育人環(huán)境,促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統(tǒng)一。一句
話,我們要實現三個全面提升——提升教育競爭力、提升社會影響力、提升國際化水平。這三個提升將
為每位學子提供更好的求學深造的平臺,為每位教職員工帶來更多發(fā)展自己的機遇;這三個提升,也將
促進我們每位“習坎”人奮力爭先、求索創(chuàng)新,促成每位學子、每位教職員工全面、和諧、主動發(fā)展,
實現終身幸福。
老師們、同學們、朋友們,逝者如斯,時不我待;中流擊水,不進則退。浸潤著令人心醉的人文的
馨香、歷久彌新的“習坎”文化傳統(tǒng)的沙市中學不僅應當有的輝煌過去,我們在未來的崢嶸歲月里,更
應當堅定地承擔起創(chuàng)建全國一流中學的歷史使命,以百倍的信心、堅韌的毅力和辛勤的勞作, 把湖北省
沙市中學辦成名師云集、高考奪冠、奧賽領先、管理先進的學校,為我們這所名校增光添彩,再創(chuàng)沙市
中學輝煌,為實施國家的科教興國戰(zhàn)略、促進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!
2006年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,一個全新的春天正在我們的門外鋪展開她絢麗的色彩,當時間承載著
我們的勇氣和努力而流逝,展現在眼前的,將是天邊無比燦爛的朝霞!
最后,祝大家新年快樂,身體安康,闔家幸福!
極力以千鈞
——“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建設”系列活動采訪紀實
蘇 喆
校園文化反映了校領導,教職工,學生的共同追求及價值取向。校園文化同時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有機
組成部分。它對于學生學習、老師教學有重要意義。貫穿了整個校園教育體系,體現了學校的整體精神
風貌。在不斷汲取經驗教訓的同時,總結過去,不斷完善。發(fā)展我校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也就成為重中之重。
二00五年十二月十三日,我們就“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建設”問題對沙市中學原校長、原教職工及部分校友進
行了系列采訪。采訪中,我深切體會到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建設的重要性及時代性,也明確了當前我們廣大學
子三千學校教育的正確定位。
當日下午,我們對沙市中學原教職工及老校友進行了采訪。訪談過程中,陳本請校友回憶起沙市中學的
歷史,并以其一個親歷者的視角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壯闊弘的斑瀾畫卷??粗矍瓣惐菊埿S衙婧⑿?
地向我們細數沙市中學的輝煌成就,心中一種自豪感動然而生,噴薄欲出。在隨后的訪談中,陳本清校
友將歷史和現實貼切比較。針對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提出了幾個方面的觀點,他強調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建設要以文
化教育為基礎,明確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針對的是什么,不能在物質建設的同時忽略了沙市中學的教育文化本
位。要從本質上改善發(fā)展時期的學習整體性,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,并且在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中彰顯沙中
的優(yōu)秀教育理念。使學校成員自身素質的不斷完善與學校管理相同步,和諧統(tǒng)一。
張翥天、朱玉峰等校友在采訪過程中也不約而同地了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中教育文化的主導性質。諸多校友的
共同強調使教育文化站在了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中的主峰之上,我們不禁頷首。每個學生所追求的未來也莫過
于從一條由教育成就鋪砌的道路上通往成功,并且登峰造極。但其它校友在采訪中又為校園文化以教育
文化為中心的意見添上了一筆重彩。朱玉峰校友談到近期極受重視的素質教育,他說道:今后的社會,
我們需要的是有綜合能力的人才。以往以單純的學科文化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需求。在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的
建設過程中,突出教育文化這一主軸。不能忘卻素質教育文化的補充地位。記者于是提到我校比較出色
的文學社、動漫社等學生社團,朱玉峰校友便顯現出贊許的神情,極力提出要擴展此類社團的活動權
限。多多開展有利于學生思想水平健康發(fā)展的文娛活動,一位55屆校友提起他高中時沙中的校園氛圍。
學生在課余時跳集體舞,有許多學生皆可參與的文化活動。這不僅不妨礙學生正常學習的專注程度,相
反還促進了學生的治學興趣。在其班集體內,就有數名同學考取了北京大學。其中有“學習委員、文藝
委員、體育委員,雖說各人方法、特質不一,但都卓有成就。這位校友本人也曾擔任過學校學生會的文
化部長,并以此走上了一條文化工作的道路。我們由此引發(fā)了心間那一腔對知名高校的無限向往,按捺
不住自己的激動心情,對這位55屆校友進行了深入的訪談。于是得出了一個關于“五育并舉,德育為
先”的文化命題。
這位校友向我們談起沙市中學的教學傳統(tǒng),即:一貫重視德育,力爭變應試教育的專有模式為素質教育
的特殊模式。在建設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的過程中,德育難以脫離主體而單獨發(fā)展。這位校友談道:他們那時
僅僅是提揳德、智、體三態(tài)教育,卻依舊以德育為先,這亦是沙中的一方面特色。特色之于一個學校,
無論是一所名?;蚴瞧胀▽W校,都是它的一個關鍵或是生命點。我們絕不能放棄它形成的優(yōu)勢和特色,
在“五育并舉、德育為先”的教育理念的支撐之下,需要的更多則是升華、深化地擴展或發(fā)展。以此完
善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,也有助于學校綜合化建設。由此,我們不禁問道:“‘五育并舉、德育為先’的教育
文化能否反應出沙中校園文化的多元化呢?”這位校友談道:“沙中的先進性、特色性教育要成為校園
文化環(huán)境中的亮點,這些文化方式不僅僅要適用于學生,也應適用于全體教職人員。以便提升大眾積極
性,沙中也可以因此全面提升到精尖層次。好的高中,需要以其特性,為學生創(chuàng)造如何的環(huán)境。讓學生
具備如何的素質也十分關鍵,其中囊括了許多單方面的校園文化?!?
創(chuàng)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,是國家興旺發(fā)展的不竭動力。作為管理者,也應將創(chuàng)新投射到學校文化環(huán)
境之上。沙中校友石玉珩認為,這些主流的文化特質在對沙中原校園文化中應突出創(chuàng)新四點。即:創(chuàng)新
意識,創(chuàng)新方法,創(chuàng)新思維,創(chuàng)新能力。細化來說:創(chuàng)新意識決定文化取向,創(chuàng)新方法決定文化形式,
創(chuàng)新思維決定文化特質,創(chuàng)新能力決定文化程度。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校園文化是擺在采訪前的首要
問題。套用科學發(fā)展觀的概念,我們需要的正是一種以人為本,全面、諧調,可持續(xù)的發(fā)展型校園文化
環(huán)境。
創(chuàng)新應該是沙中的文化理念之一,這也是一所高中的靈魂,需要在文化環(huán)境建設中不斷傳播。校園文化
不僅僅是教育的引路人,也應是社會道德、社會良知、社會公正的引路人。
提及特色的文化、名校意識不可避免地被我們拿出來標榜。在采訪全過程中,這種善于名校意識的問題
幾乎從每位受訪者口中傳出過,似乎這已成為沙市中學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的優(yōu)勢文化。在同月十四日,我對
沙市中學現年92歲高齡的周冰茹老校長進行了專訪。叩開周老的家門之后,先前關于92歲老翁的所有想
像都已煙消云散。周老鏗鏘滿懷,抑揚頓挫的話語深深打動了我。通過周老接連數次挺直腰板后的親切
交談中,我再一次接受了習坎精神與沙中意志力的透徹洗禮。周老對沙中的歷史又進行了更為深刻的挖
掘,并且一再強調名校意識的重要性。周老談道:“我們每一個沙中人都要自豪地把自己置于一片光華
之中。沙中是荊楚大地上的一顆爍目的習坎明珠。國家要強,人民要富,學校要發(fā)展。學生要進步,名
校意識千萬不能丟?!辈稍L了不少校友,他們都與周老一樣滿懷斗志,急于將此名校意識落到實處。
學生要有名校意識,則在受教育的同時會提升自己的身份,會加大奮進的決心,對未來產生更為強烈的
希望。指引我們努力,不懈前進。教育要有名校意識,沙中的學生有一些明顯的優(yōu)勢,有更多的渠道了
解社會,對社會生活比較敏感。教學時,就需要利用這方面的特質。以名校意識為基奠,形成名校特有
的教育理念、教育方向和教育方式。當然,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建設也不能不提到名校意識。
周老在采訪結束時寄希望于我們弘揚習坎精神,擴大責任意識,衍生強烈自豪感。讓學校成員在日常生
活中得到名校意識如春風化雨般地細膩感觸。名校意識因之而普及,名校因之而輝煌千載。這是廣大沙
中人的一致愿望。
初冬明月,深秋甘露,都極力護育著一臉希翼。采訪活動已落下帷幕。我們仍記得周冰茹老校長慷慨激
昂的言辭和對沙中前景的無限寄望。在得知我們是沙中校報記者時,周老毫無抑制的稱贊躍然面容之
上??吹街芾蠈ξ覀儚V大沙中人,習坎人的殷切企盼。我不禁感傷:“君雖白頭,其志不衰?!蔽覀?yōu)?
何不為了沙中的明天奮進呢?回溯沙中滄桑博大的歷史,情緒頓然高漲。孰不知,沙中校園文化環(huán)境建
設任重而道遠。我們僅僅能夠發(fā)揚習坎文化,緊密團吉在母校的周圍,極力以千鈞,使母校屹立于名鷴
之首列。我們期盼著來年的風華正茂,習坎和著必勝的信念鋪展在未來的天空……
12月23日上午,應我校盛情邀請,著名企業(yè)家,北大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教授、北大資源集團總裁葉
麗寧教授來我校訪問講學。在我校六樓報告廳,潘教授給我校師生作了一場生動的 “生物科學與經濟
發(fā)展”的報告會.(有圖1-2)
省數學教研員周遠方老師來我校指導數學工作
2005年12月23日,應我校盛情邀請,省數學教研員周遠方老師來我校指導數學工作,周老師上午聽了
青年教師甘玉梅的一堂比武課,下午和數學組的老師在二樓會議室進行了交流。所有數學教師用熱烈的
掌聲對周老師的到來表示歡迎,周老師首先點評了甘老師的比武課,對甘老師的應變能力、教材處理能
力等給予了肯定,提出了自己對一堂好課的理解:“情、趣、動、創(chuàng)、缺”。然后周老師對各位老師提
出來的一些問題給予了解釋與回答。會后,大家再次用熱烈的掌聲對周老師表示感謝!
12月初,鄭祥平老師代表荊州市參加全省數學教學比武,喜獲一等獎。
12月初,我校學生王凡琦獲“21世紀杯”英語演講比賽全國三等獎
在2005年12月舉行的荊州市教學教研論文比賽中,高倫強、孫石毅老師的論文均獲一等獎。
2005年12月24日,學習改變命運——中國人大研究生李曉鵬學習方法報告會
2005年12月31日,全體教職員工在校體育館進行迎新年文娛活動。
通 告
湖北省沙市中學“習坎杯”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活動于12月23日圓滿結束,具體評獎情況通告如
下:
一等獎
李振軍(政治) 毛 悅(英語) 陳 亮(語文)
劉昌梅(數學) 尚幫全(化學) 蔡 艷(化學)
二等獎
陳 蓓 (英語) 張 君(歷史) 楊 攀(地理)
許麗莎 (語文) 羅秋菊(語文) 黃 莉(生物)
高勝華 (物理) 郭 松(數學) 宋 飛(物理)
甘玉梅 (數學)
實驗信息
鄧曉明
為了培養(yǎng)學生綜合素質能力,本學期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理科實驗教學,在學校財力不是十分寬裕的情況
下,一次性專批8萬多元用于增添理、化、生實驗儀器,最近已分批到實驗館。新增物理儀器有:雙蹤
教學示波器,學生示波器,光導纖維顯示器,空氣壓縮引火儀,陰極射線管等,化學儀器有:學生天
平,鈉和水反應等器材,實驗館將以最快速度,做好儀器上帳、編號,盡早讓儀器投入第一課堂,為提
高教學質量發(fā)揮作用。